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后疫情时期”的精神心理专业服务体系建设也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冠病毒以及在心理健康方面采取行动必要性”政策简报视频发布会上呼吁,国际社会应关注由新冠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陆林院士也在撰文中指出,“精神心理问题作为疫情的次生灾害对疫情后的国家治理和经济恢复具有重大影响。”
疫情起伏中,无数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夜以继日,全力救治患者,他们的体力会达到极限,精神状态也面临考验。因此,抗疫之时社会应当给予医务人员支持与尊重,待疫情结束后对该群体的关心与理解更需要全面而持续地进行。同时,疫后康复和心理疏导是一个社会综合性问题,要动员和整合各方力量,要加强精神心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精神卫生工作,将疫情对国民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和爱护。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本刊向广大医务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本期封面文章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热点话题,特邀行业专家展现战“疫”历程,分享国际经验,就精神心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从“心”关爱医务人员。